- A+
目 录
第一节
第二节
第三节
第四节
第五节第六节
第七节
第八节
第九节
第十节
·关于本书
第一节
这是浓缩与延伸了电视剧的精彩连载,情节迷离,命运悲欢,结局惨淡……
为配合电视剧节奏,故事从太平公主与韦氏皇后、安乐公主的争权开始讲起。
故事背景为实现政治野心,太平公主策动政变,将母皇武则天轰下了台,并杀掉曾经是自己情人的两个面首张昌宗和张易之。太子李显即位,为中宗。韦氏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中宗,专权一时。太平公主不甘示弱,于是,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在三个女人之间展开……
她心中感到恐惧:他怎么一点不像他的父亲呢?
京城已变成兵的世界。一大群韦氏的将领。
京城已变成兵的世界。一大群韦氏将领各领自己统辖的军队,把皇宫和城里的要道要地把守得严严实实。
太平公主听报说中宗驾崩,立刻得出结论:谋杀。她坐上轿子马上进宫,要看个究竟。
"皇兄昨天还好好的,今天就驾崩了。
得的什么病?吃的什么药?停尸在何处?"太平公主见到韦氏,连珠炮似地向她提问。韦氏心虚,说话吞吞吐吐:"我因有病在床,听说皇上在神龙殿上批阅奏章时犯了心病,御医马秦客去诊断,药方尚未开,不知怎的便驾崩了……""马上带我去看!"
韦氏被迫在前面引路,走到神龙殿,只见中宗躺在临时搭起的床上,微闭双目,看似安详,细看隐约有痛苦状。太平公主见了,想到手足之情,忍不住叫一声"阿哥"便放声大哭起来。一旁的韦氏也假装嚎了几声。
太平公主意识到现在不是哭的时候,立刻止住,对着中宗的尸体一语双关地说道:"皇兄,你放心去吧,后事自有妹妹为你安排。"说完,转身向韦氏:"皇兄有遗诏吗?""没有,我已叫上官婉儿拟去了。"她们匆匆来到上官婉儿那里。"遗诏拟好了吗?"刚跨进门,太平公主就迫不及待地问。上官婉儿回道:
"刚刚拟好,请皇后和镇国太平公主过目。"
因为是按韦氏的意见拟的,韦氏接过来粗略看看后便交给太平公主。
太平公主刚看头一句便问:'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。怎么没有皇帝?
国家岂能一日无君?"
上官婉儿善于应变,解释道:"只是临时过渡,待选定吉日,再即帝位。"
太平公主往下念:'韦太后训政,相王辅政。'这个主意倒不错。那就这样定吧。快迁吉日新皇上登基。"
说完,太平公主便出宫回府。
回府后太平公主首先召来崔湜,二人携手进人内室。崔湜以为需要他,便把她抱到床上,但太平公主翻身爬起来说:"今天我找你不是为这个,也顾不上这个。我是向你打听一件事。""什么事?""皇上的死因。"'此事只听议论纷纷,传说皇上被药杀,但无真凭实据。可巧我听到一点线索……""快快讲来。""皇上驾崩那天晚上,在神龙殿伺候皇上的两个小宫女失踪了。""啊!那这两个宫女必然知道内情,被他们杀人灭口了。""不过巧的是一个被救了,听说躲在一个庙里。""那快去把她找着。此事就交给你,找着后马上带到我这里来。这算你立下的头功。"
崔湜派人将躲在破庙里的宫女敏儿捉进了太平公主府。"你就是神龙殿前的宫娥敏儿吗?"太平公主问道。"奴牌是。""你认识我吗?""公主殿下,我认识。""你把你那天亲眼所见如实讲来,本公主替你做主。"
敏儿从头到尾细讲了一遍,并在供状材料上画了押。
随后,太平公主迅速赶到相王府,将皇上被韦氏母女毒死经过细细讲了。相王听了止不住泪流满面,连连叹气,却一点儿拿不出办法。他只有说:"皇妹,你看着办吧!"
太平公主听了并不觉相王无能,心中却暗暗高兴。
急急回府后,太平公主唤来临淄王李隆基,对他讲了从高力士那里得到的消息加以印证,说明情势很危急。但他却胸有成竹地说:"姑妈勿虑,侄儿我已安排内苑总监钟绍京,尚衣奉卿王崇哗、刘幽球,御林军将领麻嗣宗、陈应礼,果毅都尉葛福顺、李仙是,以及家将王毛仲、李守德等,做好一切准备。韦氏各支军队中我都有人,他那边稍有动作,我都知道。现在是密切观察形势,找准时机,务求一举成功。"太平公主点头称赞道:"贤侄实在精细果断,思虑精密。"但他心里感到恐惧。他怎么一点也不像他的父亲呢?
第二节
韦氏、安乐公主等无不心惊肉跳。
韦氏将上官婉儿拟定的遗诏给宠臣宗楚客看。宗楚客将诏书向书案上一丢,说:
"不行,要改。""怎么改?"韦氏问。"相王辅政要改掉,加封他个太子太师的空头衔就是。皇太后'训政'改为'临朝听政'。
不然,一番苦心就白费了。"
韦氏有些为难地说:"可那是与太平公主一起商定的呀!""不管她几天通知相王、太平公主和诸宰相上朝,宣布了就是。造成既成事实,看其奈我何!"
第二天,韦氏请相王、太平公主及韦安石、韦温、岑羲、宗楚客、崔湜、纪处纳、苏环等十余个大臣人宫,宣布遗诏。
太平公主听了,拍案而起,吼道:"昨日我亲见遗诏有'相王辅政',为何没有了?原来'太后训政'怎么成了'太后临朝听政?"'韦氏心腹韦温对太平公主怒目而视说:"皇上突然得病,神志不清,难免有失当之处。自古有'叔嫂不通问'的规矩。相王参与辅政理应修改。"
尚书右仆射苏环平时以敢言着称,他不惧韦氏权势,说道:"遗诏是先皇所立,不可随便更改。"太平公主则冷冷地说:
"改相王为'太子太师'实在可笑。
重茂才十六岁,立为帝,尚无太子,哪里来的'太子太师'?"争议一番后,不欢而散。
韦氏明白,光靠一纸诏书是达不到目的的,重要的是武力后盾。
她命礼部尚书韦温领兵十万驻扎城中;驸马都尉韦捷、韦灌率御林军飞骑营,严守宫城;长安令韦播统兵五千昼夜巡逻,加强戒备,有异常情况立即弹压,格杀无论。
一切布置停当后,聚满朝文武,宣布太子重茂即位,为殇帝,改元唐隆。
太后临朝摄政,相王为太子太师,镇国太平公主加号为大长镇国太平公主。韦温总领内外兵马。
其他如崔湜、岑羲等都晋升官职。又宣布大赦天下,以收揽民心。
然而,韦氏,宗楚客、安乐公主等心里并不踏实。"韦皇后毒杀中宗"的说法在朝廷内外流传。
他们整日心惊胆战,坐卧不宁。
特别是听说太平公主将那个侥幸逃脱的宫女敏儿私藏在府中,已将毒死中宗皇上的全部过程讲了出来。
铁证如山,罪责难逃。"历来都是'成者为王,败者为寇','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。'眼下情势一触即发,如不抢先一步,你我都将作刀下之鬼。"宗楚客这么一说,韦氏、安乐公主等无不心惊肉跳,急忙商议行动步骤:中宗发丧出殡那天,以击钟为号,先杀殇帝重茂;再以太平公主、相王、临淄王李隆基谋反为名,发兵剿灭,务必斩尽杀绝,不留后患。然后,拥韦氏登基为帝。
只有这样,可使大家无虑。任务分派下去后,专等中宗出殡那天的到来。
然而,几乎一切重要机密都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打听到了,从而使这次讨伐韦氏、重振唐室大业的计划得以顺利完成。
其中,作出卓绝贡献的是一个阉臣,他就是陪伴唐明皇李隆基大半生的著名太监高力士。
他作过一番权衡:韦氏无论才能权谋,都不及武则天,就是比太平公主也差得远。
她手下的人,多是些贪图小利的鼠辈;更何况名不正、言不顺。武则天的戏演一次已经够了,历史绝不会给韦氏再提供一次舞台,她必败无疑。谁是赢家呢?他毫不犹豫地看中了临淄王李隆基。年轻、英俊、有头脑、有能力。颇服众望不说,他是相王之子,正统的接班人。
高力士早与他有过接触。当"翦灭三府"的密诏发到他手上时,他立即将消息传给了李隆基。接着,李隆基又得到崔日用的相同情报。这支军队不仅没有去完成"翦灭三府"的任务,后来反倒成了攻打皇宫的主力。
李隆基还得到情报,韦氏对高力土和崔日用并不信任,她又派御林军将军韦忠率三千兵马尾随在后,一则用以监视高、崔的部队;再者如发现他们不用力尽命,立即补充上去,一定要把三府杀个寸草不留。
"计划不为不周,用心不为不恶毒。"李隆基心想,"你从外面攻打我,我便从内部攻打你,掏出你的心脏"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:把他的指挥中心设在御花园之内。
第三节
这种事她经历不多看的多,该怎么对付,心中有数。
太平公主在府中独斟独饮。
这几天特别紧张,她想松弛一下。她回忆被崔湜轻轻抱起来,轻轻放在床上的情景。很奇怪,她却没有那个兴致,冷冰冰地回绝了他,想起来很不应该。如果是现在,该多好。可是去传唤他的人巳走了一个多时辰,还没有来,她情急难熬,焦急万分。摆的酒菜早已冷了。
眼前出现人影,她问:"是崔湜来了吗?""不是,是宫里来人请殿下去议事的。"酒醉心明白,她觉着奇怪,她今天到这所府里来没人知道呀。看来人,不止一个,是一大帮。反正跑不掉,她大声说:"走,快备轿。"在一旁的薛崇简阻止道:
"母亲,您不能去。""去,没有事,那韦氏岂是我的对手?!'太平公主醉醺醺地上了轿,后面紧跟着薛崇简。这是韦氏、宗楚客和安乐公主共同策划的阴谋。"以皇上的名义去请他们来。不来,抗旨;来了,那就由不得她了。"安乐公主人小鬼大点子多,她提出了这个建议。"还是公主聪明。佩服。"安乐公主因大胆承担给父亲送蒸饼的任务,为药死中宗立下头功,成了他们几个人眼中的"英雄。"韦氏、宗楚客同声表扬她。"如果找不到她呢?她狡免三窟,谁知她躲在哪里?"韦氏说。"有一个人准知道她在哪儿。"安乐公主说。"谁?"韦氏。宗楚客同时问。"崔湜。"
果然,他们从他那里摸到线索,把太平公主"请进"了皇宫。太平公主也确实喝得太多,直到把她抬进宫门,因宫中卫士把薛崇简挡在门外面发生激烈争辩,才把她惊醒。她对与禁军争辩的薛崇简说:"儿子,你就留在这儿,看他们敢对我们怎么样?"说完,使劲一跺脚,厉声命令轿夫:"走!"在她心里,这一脚她跺的是崔湜,可是却落在轿夫的肩头上。薛崇简眼看母亲的轿子消失在宫墙里,他想抽身回家。几个卫兵一挡:"请你留一下。"他也被软禁起来。相王也被以同样的方式"请"进了宫里,不过他没有喝醉酒。听说有圣旨便毫不考虑地跟着来人进了宫。当然也被软禁了起来。只有临淄王李隆基,因为他早就躲进内蕴的地下室里,去府上"请"他的人空手而归。"可算大功告成了一半。相王、太平公主都在我们掌握之中,群龙巳无首。其他凡与我们作对的人,一个个收拾。"韦氏咬牙切齿地说,脸上却堆满了笑意。"可是还有个李隆基啊!"宗楚客说。"他,孤掌难鸣。逮住他只是迟早的事。"
韦氏说完,一手拉着宗楚客,一手拉着崔湜,轻声细语地说:"好累呀,让我们一起去歇息歇息。"太平公主被"请"进宫后安置在一个偏僻的院落里,门外,有几个陌生的人影晃动。这种事她经历不多看的多,该怎么对付,心中有数,便和衣倒在床上蒙头休息。半个多时辰后,韦氏在安乐公主陪同下来了,她们刚刚跨进门,好像从半空中掉下来声音把她们吓一大跳:"嫂子,你这是什么意思?"太平公主脸朝里,好像对着墙壁在说。恰恰这时,崔湜也一脚跨进来,太平公主仍对着墙壁,发出如幽灵般的声音问道:"崔湜,你也来啦?"有质问,有责备,有嘲讽……崔湜听了,浸一身冷汗。
这时,太平公主翻身坐起,穿了鞋,在梳妆台前轻轻摆弄了下头发,整理了衣饰,还对镜子里的自己微微一笑。"姑妈,您老别多心,我们是请你来商议后天父皇安葬殡仪大典的。"安乐公主走上前,向太平公主施礼说。韦氏马上接着说:"是呀,皇上晏驾后,我六神无主,想到皇妹更有主见,特请你来拿拿主意。"
这时太平公主巳整衣毕,在上首的太师椅上坐下,摆出主人的架势说:"怎么,你们都站着干什么?坐,快坐!"韦氏等先后就坐。"讲吧。"太平公主也不看谁,对着自己的脚尖说。